公告栏

《石油学报》成功举办第七期线上学术讲座

2025年8月30日9:00-11:00,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学报》编辑部和《Petroleum Research》编辑部以线上直播形式成功举办第七期线上学术讲座,约8000名科研人员通过《石油学报》视频号、石油圈视频号、腾讯会议和蔻享学术平台观看直播。举办线上学术讲座以促进学报作者与读者之间快速交流与学习、扩大刊发论文学术影响、推动优秀论文更好宣传推广为初衷,编辑部邀请近期刊发的高影响力论文的作者以视频直播形式,以论文刊发内容为基础,展示论文相关主题的最新研究成果与认识,逐步打造《石油学报》学术讲座品牌。

本期学术讲座主持人为《石油学报》编委、西安石油大学赵靖舟教授,主讲嘉宾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王飞宇教授和赖锦特任教授、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李金付高级工程师。讲座视频均已在《石油学报》视频号发布。

全油气系统理论实现了常规油气和非常规油气地质理论的大统一,自2014年提出以来,在学术界和工业界收到广泛关注并产生了重大影响,为复杂地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提供了全新的理论和方法指导,在资源定量评价方面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王飞宇教授聚焦全油气系统定量分析技术领域,系统总结了基于大数据分析在油气资源评价过程中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并结合具体盆地的科学实践提出了针对性解决方案。王教授指出基于烃源岩分级评价可以解决生烃量计算参数的代表性和精度问题;综合烃源岩实测数据和模拟数据对生烃动力学模型进行标定,从而提高生烃量计算精度;指出利用残留烃数据可以确定烃源岩排烃效率,利用油气运移损失量可以表征油气运聚效率,从而提高油气资源评价的科学性和精度。

          引用本文:

王飞宇, 冯伟平, 庞雄奇, 郭秋麟, 贾承造. 全油气系统生、排烃和运聚定量分析中的关键问题与解决途径[J]. 石油学报, 2023, 44(9): 1434-1444.

Wang Feiyu, Feng Weiping, Pang Xiongqi, Guo Qiulin, Jia Chengzao. Key problems and solutions in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hydrocarbon generation, expulsion,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in whole petroleum system[J]. Acta Petrolei Sinica, 2023, 44(9): 1434-1444.


中国致密油气资源丰富,是重要的油气储量/产量增长极。近年来,围绕中国致密油气的地质-工程实际需求,逐步探索形成了包括地震采集、处理和解释等关键配套技术的地震勘探技术序列,有力支撑了致密油气规模勘探和效益开发。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李金付高级工程师系统回顾了全球致密油气的勘探开发概况,明确了中国致密油气地质特点及地震技术需求。结合典型应用案例,从地震采集、地震处理、地震解释3个方面,详细梳理了中国致密油气地震探测技术的发展历程与技术现状。对未来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指出高精度、智能化、定量化和多学科融合是未来致密油气地质勘探技术的核心发展方向。

引用本文:

曹宏, 代双和, 李金付, 胡善政, 古发明, 钟厚财, 周丽萍, 吴俊军. 中国致密油气地震勘探技术及其发展方向[J]. 石油学报, 2025, 46(1): 236-254.

Cao Hong, Dai Shuanghe, Li Jinfu, Hu Shanzheng, Gu Faming, Zhong Houcai, Zhou Liping, Wu Junjun. Seismic exploration technology for tight oil and gas in China and its development direction[J]. Acta Petrolei Sinica, 2025, 46(1): 236-254.



致密砂岩气是我国天然气勘探开发的重点领域之一,其储层致密性提高了储层评价和资源评价的难度,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测井综合评价、地质与工程双“甜点”测井评价技术体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赖锦特任教授梳理了致密砂岩储层的基本特征及品质主控因素,结合吐哈盆地典型实例,详细阐述了致密砂岩储层的“六性关系”(岩性、物性、电性、含油气性、脆性、岩石力学特性)评价体系。基于“六性关系”评价,提出了地质“甜点”和工程“甜点”的评价方法,实现了单井综合“甜点”的评价与划分。综合岩相、成岩相、裂缝相、孔隙结构相,可以实现致密砂岩储层的测井与地质综合评价与预测,可以更好地指导致密砂岩气藏的勘探与开发。

引用本文:

赖锦, 宋翔羽, 杨薰, 赵仪迪, 田银宏, 李栋, 信毅, 张荣虎, 王贵文. 致密砂岩气储层测井综合评价技术研究进展[J]. 石油学报, 2025, 46(1): 220-235.

Lai Jin, Song Xiangyu, Yang Xun, Zhao Yidi, Tian Yinhong, Li Dong, Xin Yi, Zhang Ronghu, Wang Guiwen. Research progresses of comprehensive well logging evaluation methods of tight gas sandstone reservoirs[J]. Acta Petrolei Sinica, 2025, 46(1): 220-235.


主持人简介

赵靖舟  教授

(西安石油大学)

        赵靖舟,西安石油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3和1986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系,分别获学士和硕士学位;2002年7月毕业于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获工学博士学位。1986年7月分配至西安石油大学任教至今,历任石油与资源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主任、石油天然气地质研究所所长、资源工程系主任、油气资源学院院长、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西安石油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油气成藏地质学重点实验室主任、陕西省石油学会常务理事兼非常规油气勘探开专业委员会首任主任委员、陕西省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其中,1994年-1996年被组织选派赴塔里木参加石油勘探会战;2008年8月-2009年8月被选派赴加拿大温莎大学做访问学者。先后受邀赴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美国、西班牙、南非等国进行学术交流。先后入选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2008年被授予“陕西省省级教学名师”,2010年获批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同年获聘西安石油大学首批二级教授;2013年获批陕西省重点领域顶尖人才。
      赵靖舟教授长期从事油气地质与勘探开发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油气成藏地质学、非常规油气地质与评价以及沉积盆地超压成因及预测研究。先后负责承担了国家973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10余项国家级科研课题和多项油田生产科研课题。出版学术专著6部,教材2部,发表科研论文200余篇,主要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厅局级奖励多项。有关成果对推动我国叠合盆地复杂油气藏、致密油气藏、页岩油气藏勘探开发以及油气地质科学的发展与人才培养做出了贡献。
      赵靖舟教授主要学术兼职为: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石油学会非常规油气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非常规油气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地质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美国石油地质家协会等学会会员以及《石油学报》《石油勘探与开发》《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天然气地球科学》《油气地质与采收率》《Petroleum Research》《Journal of Natural Gas Geoscience》等杂志编委。

用户登录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访问总数:

今日访问:

当前在线:

请使用Edge、Firefox、Chrome 浏览器登录系统。如果使用其他浏览器,请查看使用帮助